10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轮胎产业政策》。这一意在规范轮胎行业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轮胎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新政策发布后,将大幅提高轮胎产业的准入门槛。
根据政策规定,新建、改扩建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120万条以上;新建、改扩建轻型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和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600万条以上。新建、改扩建载重、轻型载重、轿车子午线轮胎混合型项目,单品种生产能力也必须达到上述要求。同时,新建、改扩建工程机械轮胎(巨型工程机械轮胎除外)项目,一次形成生产能力应达到年产3万条以上。此外,除搬迁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含兼并重组)外,江南体育平台在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期(2009年—2011年)内,不再新建、扩建轮胎项目。
目前,我国轮胎行业面临着投资扩产过热的现实,产能总体过剩,产品也出现结构性过剩,库存急剧上升。以全钢载重轮胎为例,2008年国内生产能力为7500万条,2009年达到8000万条,估计今年的新增产能将达到1000万条,产能将达到和超过9000万条。而这个数字是“十一五”轮胎发展规划产量的近2倍,也是原来预测的2010年国内需求的2倍多,即使其中有30%出口,其产能也大大超过了国内需求。为此,一些轮胎企业已经开始调整生产计划。而轮胎生产、投资发展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来自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情况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轮胎行业的扩建和新建项目达到40多个,一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扩建和新建项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甚至有一些行业外企业新进入轮胎行业,仅靠引进技术人员或者购买技术就盲目投资办厂,带来很大风险。而对于这种情况,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已经于8月份就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发出预警通报。
而此次新政策的出台无疑将调控行业整体的发展状况。控制新的项目投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企业的投资热情,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有望得到缓解,我国轮胎产业也将由此逐步从分散走向集中化的道路。
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政策对于产品结构调整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政策指出,要鼓励发展安全、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宽断面、扁平化的乘用子午线轮胎以及无内胎载重子午线年,乘用车胎子午化率达到100%,轻型载重车胎子午化率达85%,载重车胎子午化率达到90%。同时要严格限制斜交轮胎发展,除航空轮胎外,不再新增斜交轮胎产能。政策也提出,引导轮胎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特别是汽车生产企业,共同研发轮胎新品种。
事实上,子午线轮胎在毛利率、占主营收入比重上普遍要高于斜交轮胎。同时随着子午线轮胎的不断改进,斜交轮胎将基本上被淘汰。目前,斜交轮胎的生产企业大多规模比较小,随着政策的挤出效应,一些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市场。而轮胎的子午化,不但有助于轮胎产业的结构优化,也将有利于推动大型轮胎企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对于国内轮胎行业发展的关键,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重点在于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现在行业面临的是产品结构上的过剩,与中低档轮胎产能过剩不同,高档、高性能轮胎依然供不应求。因此,轮胎企业要从单纯依靠投资扩大规模获得效益,向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取得效益转变,由高消耗、低产出向低消耗、高产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