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官网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子瑜在接受Bloomberg彭博社“The China Show”采访时称,亿咖通科技能够充分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与变化。亿咖通科技在初期就已在瑞典建立研发团队,并设立业务实体ECARX Sweden AB。瑞典团队与沃尔沃保持紧密合作,并已交付沃尔沃EX30,亿咖通科技完全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标准与合规需求,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
一财点评:亿咖通科技是一家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为全球整车品牌提供计算平台技术系统、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等全栈解决方案。罗兰贝格相关研报指出,软件、电子和电池技术将成为全球零部件企业的重要增长动力,目前核心需求来自亚洲电动车主机厂。中国在智能化上的积累,也让国内零部件公司如亿咖通迎来了较好的出海机遇。根据最新财报,今年二季度,亿咖通科技共实现营收12.58亿元,同比增长31%,毛利率为23%。2024年上半年,亿咖通科技营收合计达21.86亿元。
近日,倍耐力与博世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协议。该协议旨在通过集成在轮胎中的传感器(也称为胎内),共同开发基于软件的全新解决方案和驾驶功能。博世为此次开发合作贡献了系统级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专业技术。
一财点评:智能化在不断普及到汽车各个方面,包括轮胎。通过博世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与倍耐力的胎内装置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算法和轮胎模型)相结合,将可实现运用功耗极低的BLE(低功耗蓝牙)技术收集、处理和传输实时轮胎数据,为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参数。对于驾驶者而言,该解决方案将带来更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以及更强的车辆驾驶动态。
9月13日,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上表示,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90万,是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40多万人。比亚迪90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近11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过去两年还招聘了近5万名应届大学生。
一财点评: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比亚迪工厂产能也在快速扩张,员工也在急速扩编。根据比亚迪公布的财报数据,2022年底,比亚迪员工总数约为57万人,而截至2023年末,比亚迪在职员工数量为703504人,2023年比亚迪员工人数增加了约13万人,而今年前9个月,比亚迪又新增了近20万员工。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在大幅扩张海内外产能,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已经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建立或已经建成海外工厂,海外产能总规划达到了年产能65万辆汽车,多个项目均会在2024年投产。
近日,据媒体报道,大众集团与德国工会IG Metall将于9月底开始就该汽车制造商六家德国工厂的新劳工协议展开谈判。双方的谈判本应是定于10月中下旬举行。大众汽车劳资委员会表示,本周早些时候,大众集团取消了在6家工厂实施了数十年的就业保障,对劳工协议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此前,IG Metall已承诺坚决任何裁员和关闭工厂的行为,并且警告称,从理论上讲,从11月底开始罢工是可能的。
一财点评:本月初,大众汽车宣布正在考虑关闭德国工厂以进一步削减开支,该公司表示计划在德国关闭至少一家较大的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工厂,理由是为了“面向未来”,公司需要采取重大成本削减措施。除考虑关厂外,拥有约68万名员工的大众汽车表示,鉴于目前的压力,也不得不终止自1994年起实施的就业保障计划,该计划规定在2029年之前都不能裁员。为了快速向电动化转型,大众汽车也曾考虑过进行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此前都遭到了工会的。此次,大众汽车此举预计也会遭到强大的工会的反对,双方谈判周期预计将十分漫长。
据媒体报道,9月12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一项立法,该法案收紧了在符合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资格的汽车里使用中国零部件的限制规则,加强了对汽车中所含中国成分的限制,这将导致符合税收抵免的电动汽车进一步减少。
一财点评:2022年8月,美国出台《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旨在使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今年5月,美国财政部放宽了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规定的矿物要求,允许他们使用来自中国的一些关键微量矿物,如石墨。美国汽车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John Bozzella表示,目前在美国销售的113款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仅有22款符合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资格,但只有13款能获得7500美元的全额税收抵免。美国排放规定和电动汽车生产目标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有效性,如果无法享有这些激励措施,美国汽车行业也将在全球失去竞争力。
9月13日,据媒体报道,欧委会正在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并表示有几家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商已经提交了限定价格承诺,以抵消在国内受到的补贴。但欧委会拒绝了这些提议。
一财点评:8月20日,欧委会披露对从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0%、19.3%、36.3%的反补贴税。目前,中国上述电动车企仍在和欧委会方面谈判。对于拒绝中国电动车企最低进口报价提议的理由,一位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称:“我们的审查重点是这些价格提议是否能消除补贴的不利影响,以及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监督和执行。当前欧盟委员会已得出结论,这些价格提议均不符合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