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曹 建‖书法经典的形成、消解与重塑
2024-10-06

  曹建,1968年生,别署曹健,字尚游,号嘉轩、申柳堂,四川仁寿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国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国学院副院长,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书画教育协会理事、高等书法教育分会副会长、重庆书法家协会顾问,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常委、北碚区委主委、九三学社重庆书画院院长、重庆市北碚区政协副主席,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七届理事、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四届副主席,重庆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擅长行草书创作、书法史论与书法教育研究,代表性著作荣获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2009)、两次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2006、2013)及重庆市社会科学成果奖(2018、2020)、重庆市政府文艺奖(2007)、重庆市艺术奖(2017)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课题、横向科研课题等10余项,主编西大版《苏轼书法全集》。

  书法经典在形成、消解与不断重塑过程中完成自我更新和逻辑演绎。求新尚异的时代风气使“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为常态,经典的消解、重塑与取法的多样化蔚成风气。没有永恒的经典,只有经典的永恒。

  书法作品一旦完成,往往不外乎两种命运:完成即失去价值;作品完成后往经典化方向运动。前者为多数作品的宿命,后者为少部分作品的机遇。在书法家完成书法作品的创作后,书法批评、收藏、传播等活动得以展开,在书法批评的不断演绎中,书法作品的收藏者、学习者不断变化,由接受者不断层累堆积而成的作品价值呈现弱化或强化的运动方向,不断强化堆积的批评与递藏、研修成了经典形成的路径。很显然,在这条路径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作品已经烟消云散。也就是说,一件经典书法作品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万千书法作品的散佚与价值消解。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审美取向的阶段性转化——这种转化可以来自政治、经济或自然地理、人为、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处于不断散佚与消解过程中的作品又被不断地打捞、拯救与重塑,由此形成新的解读,促成新的经典的产生。书法经典的形成、时代审美风格的变化往往呈现出这种由个体创作、批评与经典形成、消解与重塑的阶段性特征。

  喜新厌旧的大众审美趣味使创新驱动成为社会前进的内驱动力。书法趣味的好异求新与崇古右文往往成为一对矛盾。古与新的较量、文与质的分野常常成为书法批评标准迥异的根本原因。

  “与古为徒”为崇古右文的传承需要,“娟娟发屋”为立异标新的现实需求。宁要古代素人之书,不要今时“娟娟发屋”的时代选择,“不爱今人爱古人”的风格取向,不过是“贱近贵远”的大众审美趣味的一个案例而已。因而,从已然消解的古代、前代书法作品中重新发现新意、诠释价值意义就造就了一条新经典形成的路径。敦煌遗存中的素人之书的经典化,穷乡儿女造像的经典化均是如此。无论《姚伯多造像记》的经典形成之路,还是敦煌写经的经典意义再掘,均是远离“二王”旧经典的时代需求使然。不过,这种时代需求并不能使经典的重塑一蹴而就,往往还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在这种经典重塑的过程中,旧经典又常常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与作用。经典重塑需数十年光景,在现实中这成为一代、两代人的追求并为此“牺牲”,而旧经典被重新提及与新经典的并列重置,又使经典世界完成一种自我更新与重塑。由一而多的经典重塑过程,使取法范围由单一化取向向多元化构成转变,进而推进新一轮经典的消解与重塑。

  由于经典的形成源自不同时代的创新需要,因而具有不竭动力,而经典形成的消解、重塑有自身演绎逻辑。新经典与“过去时”的经典常常在新经典的重塑之后得以重置与更新,进而使旧经典的永恒性期待被消解。在此意义上,没有永恒的经典,只有经典的永恒;没有不变的经典,只有经典的常新。在求新的需要与更新的演绎中,书法史完成其内在

  以《兰亭序》的经典化过程而言,其形成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东晋至唐初的数百年中,《兰亭序》完成了其经典化过程。从韩愈“羲之俗书”的批评开始到“兰亭论辩”,不断出现消解与重塑的迭代演化,篆隶楷各种风格经典的重塑使《兰亭序》不断被消解与重置。经典与经典以外,“二王”与“二王以外”的互动促使书法史的内生逻辑得以完成。

  黔艺空间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开放美育艺术专业及人才资源优势,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艺术教育、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艺术园区运营、专题性展览、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评论、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JN江南·体育下载